继起名鬼才沈腾“海口那可是家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后”,又一新秀“可牛了”趁势崛起 近日,根据天眼查App显示,内蒙古蒙牛乳业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与可口可乐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成立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。
当然,这项突如其来的操作其实早有预兆,其实早在今年5月6日,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通报,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已于4月29日审结,顺利拿到中国监管部门的“通过卡”。
一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牌公司,一个国内过去在奶制品上屡屡出问题的公司,如此结合,相信不论是在资本结构上,还是在抢占市场上,双方绝对是均衡考虑了一番。
但到底,一加一能否真的大于等于二,“可牛了”是成为笑柄还是成为神话,这仍然还是个难解之谜?
背后推手是中粮集团?
根据文件显示,“可牛了”注册资本为6885.94万美元,经营范围包含生产、销售和营销低温奶产品。
千万帝国的结合似乎是有迹可循,在资本结构方面,中粮集团在中粮可口可乐里的持股比例达65%,并拥有大半个中国的可口可乐生产业务。 另一方面,早在2009年,中粮宣布联手厚朴基金投资61亿港币收购蒙牛公司20%的股权,成为蒙牛的最大单一股东。 2019年4月起,中粮集团副总裁陈朗便同时担任起中国食品(中粮可口可乐大股东)、蒙牛乳业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的职务。
也就是说,躲在背后的大佬正是中粮。
可口可乐和蒙牛二者皆是小弟,本来就是互帮互助。毕竟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百事已经先一步开始了布局。
2012年,百事和康师傅联盟,2019年,百事与百草味实现了网络一线牵。
即使可口可乐有强大的渠道和营销能力,也扛不住对方这样从嘴里抢肉啊!
于是在一次投资者会议上,可口可乐全球CEO詹鲲杰曾称:“可口可乐有信心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,尤其是在果汁、乳制品及植基饮料和水类别。” 今年的1月份可口可乐公司便收购了高端牛奶fairlife公司的剩余股份,在被蒙牛和伊利大部分垄断的中国市场下,可口可乐也开始寻找饮料联盟,并试图向全品类饮料公司转型,这时抱紧中国企业大腿无疑是上上之策。
抢占低温奶领域?
这些年来,在中国蒙牛和伊利作为竞争对手,一直你追我赶。
2019年报显示,伊利总营收为902.23亿元,同比增长13.41%;蒙牛总营收为790.3亿元,以14.6%的同比增长紧随其后。
据公开资料披露,这家名为“可牛了”的合营企业,将在国内生产并销售低温奶产品(巴氏奶),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,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。 如果详细研究下数据,就能知道蒙牛为何选择低温奶?
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数据,中国低温巴氏鲜奶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5.2%,常温奶占84.8%。
而在2019年,伊利、蒙牛在常温液态奶的市占率分别为 37.8%、27.2%,在低温酸奶市占率分别为 20.1%、23.5%。
在低温酸奶的市场占有率方面,毫无疑问,蒙牛更胜一筹。 借助可口可乐丰富的品牌、渠道经验,抢先攻占低温奶市场或许将成为蒙牛实现反超的一大关键点。
蒙牛伊利之争,在未来将继续如火如荼,但就在双寡头齐头并进甚至一度被称为民族企业之时,双方口碑却呈现断崖式下降。
相反2019第三名总营收则只有225.63亿元的光明乳业,却成为不少网友的心中首选。
也许对于企业来说,只一味的垄断供应链,玩出新花样并不能全面收割市场,最终能依仗的还是产品质量。
先吃瓜,后喝奶
网友对于可牛了生产的低温奶感不感兴趣我们尚不知晓,但是这一消息一出,瞬间激发了网友们的想象力。
先吃瓜,后喝奶。有网友表示:
蒙牛 + 可口可乐 = 可牛了
那:
蒙牛 + 可口可乐 + 百事 = 可牛掰了
蒙牛 + 可口可乐 + 雪碧 = 可牛逼了
蒙牛 + 可口可乐 + 雪碧 + 纯甄 = 可真牛逼
安慕希 + 蒙牛 + 可口可乐 + 雪碧 + 纯甄 = 俺可真牛逼
饿了么 + 蒙牛 + 特仑苏+ 雪碧 + 纯甄 = 真特么牛逼
。。。。